1999年,葡萄酒市场持续生产过剩,导致市场供求失衡,西方各国的葡萄酒生产商纷纷实施减产,又恰逢经济低迷,各国葡萄酒销量大幅下滑。然而在东方,、印度、日本、韩国等新兴的葡萄酒消费国,却出现持续的消费增长,让西方各国葡萄酒生产商看到了曙光。葡萄酒市场的低迷使得包括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葡萄酒竞争的主战场,无疑成为热门,为国外葡萄酒提供了潜力的市场,下面我们来浅论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关税下调,国外葡萄酒如潮涌般进入市场。早进入的葡萄酒当是法国葡萄酒,其次是加拿大、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近几年,南非、西班牙、新西兰、智利、葡萄牙、阿根廷等国家的葡萄酒也陆续在粉墨登场,逐渐形成了以法国为首的旧世界和以澳大利亚为首的新世界之间的市场竞争。
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我国进口葡萄酒2.6亿升,价值11.3亿美元;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欧盟,达1.4亿升,比2009年增长1.1倍,占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的53.8%;同期,我国从智利进口葡萄酒5167万升,增长15.1%,占19.9%;从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4886万升,增长37.7%,占18.8%。前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新世界葡萄酒进口呈稳定增长态势,旧世界葡萄酒则持续快速增长,进口葡萄酒新旧两大阵营竞争十分激烈。 新世界葡萄酒多以单品种葡萄酿制,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份额,以新鲜的口感和果香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旧世界葡萄酒以混酿为主,以悠久的文化底蕴、成熟的酿酒工艺以及优良的品质,占据着中高端市场份额。
但是,占据葡萄酒市场份额的依然是国产葡萄酒。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产量为5.01亿升,实现工业总产值149.3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产值145.3亿元人民币。从2010年前11月进口葡萄酒总量与2011年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产量的数据分析,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空间可谓相当。葡萄酒消费市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一场巨型攻防战在所难免。国产葡萄酒意欲守住低成本高利润的城池,进口葡萄酒则以过硬的品质为武器,一轮又一轮地冲击对方防线,突破的关键,则是市场的成熟。
目前,进口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5%,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面对进口葡萄酒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许多企业表示除了做好自身葡萄酒外,也和国外品牌建立联盟,通过自身渠道销售进口葡萄酒以及将自身葡萄酒出口到国外市场,化竞争为合作。
进口葡萄酒面对的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体系,未成熟的经销商、代理商与未成熟的消费者群体组成了这个不成熟的市场体系。90年代初,沿海几个城市有一批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先后面世,至今已有十几年,而目前从事进口葡萄酒行业的商家究竟有多少?酿酒工业协会都无法估计出大概数量。在网上搜索关键词“进口葡萄酒代理”,能搜出超过1000万条结果,鱼龙混杂的商家纷纷高举“原装进口”的旗号,以次充好,从中获取暴利。正因为葡萄酒消费市场有大量的不成熟和未成熟的消费群体,才会有如此大量的不良商家涌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葡萄酒文化的逐渐普及,代理商已比前些年规范许多,但问题仍然存在。原瓶进口和原吨进口,是国外葡萄酒进入国内的两种主要方式,前者多适用于品牌或实力雄厚的酒庄,而一些小酒庄因无力独立敲开市场,往往选择向经销商供应桶装原酒,到国内再灌装。除了以上所说的代理商不成熟行为,还有代理葡萄酒随意定价、酒价越高越好、低价是假酒、入货只认红葡萄酒(俗称红酒)等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对于进口葡萄酒的未来,无论是做短线的贸易还是做长线的品牌,都需要把产品的文化背景说出特色才能吸引消费者,而一个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品牌更具有说服力,正如法国以拉菲为代表的几大名庄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一样。从数据的角度出发,进口葡萄酒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试想在葡萄酒文化深入人心的时候,拥有深厚底蕴和过硬品质的进口葡萄酒将会占据市场的主体,在未来五到十年,预计达到30%-40%的市场占有率。在进口葡萄酒文化的大浪潮里,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体系也会逐渐成熟,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市场法则,也将把那些搅浑市场的不良商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