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expo之颂——两年举办一次的葡萄酒及烈酒博览会Vinexpo,2011年续在法国波尔多(Bordeaux)举行。我发现,成为了这一回的焦点!
在这40,000平米的展区内,写着“我们会说中文”的标语比比皆是。在这里,可以见到许多亚洲面孔向你热情地说“你好”!这些会讲中文的礼仪先生小姐中,只有部分是这些公司的全职员工,而大部分都是为了是次盛事而当的兼职翻译员。我不禁在想,在1980年代,美国成为葡萄酒新兴市场的时候,法国人是否也曾如此严阵以待呢?
在持续一个星期的展览上,我遇到许多来自香港和内地的业界朋友。展览吸引一万七千多人参加,每天到访的华人多得就像个小型华人聚集会。据Vinexpo主办方表示,今年来参加展会的外国访客有17,910名,其中来自的访客多,占了接近3,000名;美国访客人数随后,但只有1,403名;而英国访客人数排第三位,共1,342名。
在Vinexpo展会期间,展馆内举行一个接一个、专为进军巿场而设的研讨会。来自阿根廷的葡萄酒机构就举办了一场名为“阿根廷在”的研讨会。法国葡萄酒杂志于今年五月推出了中文版的刊物,还在展览会上举办了一个名为“华人·品酒”的研讨会;SauternesBarsac甜酒则为听众讲解如何用不同的甜酒搭配四川风味的菜肴,而吸引我抽空参加的,就只有这个。
来参加研讨会的人都不是人,相反,都是些瞄准、蓄势待发进军葡萄酒市场的酒商。对于一些法国及其他酒商来说,这些研讨会就像是提供了一次亲身洞悉、了解红酒市场的机会。
波尔多大酒商和经营出口生意的酒庄老板,压根儿不需要通过参与这些研讨会来获悉相关的市场讯息。他们都掌握首讯息,非常清楚该如何将葡萄酒销往的主要城市,并至少会有一位知晓中文的全职员工。慧眼识商机的商家还会把有潜力的董事、经理送往的主要城市常驻。玛歌古堡在香港有公司代表,拉图城堡等在南也有公司代表。一些雄心勃勃的酒庄,如爱诗图古堡甚至还有区域代表。
晚宴的活动也以为主题。一晚的宴会上,现场摆着真人大小的兵马俑士兵阵,1,500名来宾的法语菜单都翻译成了中文。
当美国人以一种严谨的态度进军酒业的时候,波尔多及其他区域的酒商迅速提高酒的质量,并迅猛增长。试想一下,倘若在这个时候,所有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优质酒商联盟,期间肯定会有一定的模式和规模的转变,特别是来自波尔多的酒商,务求在巿场打稳基础或壮大份额。然而,供应的增长却追不了需求的增长,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
因为贸易的推动,波尔多葡萄酒注定销往。亚洲的买家和消费者得支付更高的价格。而我,对如此迅速的转型感到不安:一旦经济出现倒退,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持续并恶化,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实情是,2010年波多尔葡萄酒刷新天价记录。每瓶红酒的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折合约为6,300人民币!在每瓶酒大概可以有六杯的分量(取决于杯子的大小)的基础下,每一杯酒要1052.44人民币,每一口酒就超过126.8人民币了!我非常惊讶:试问,这样昂贵的价钱,如何能为你带来无穷尽的品酒乐趣呢? 毫无疑问,波尔多和一些法国葡萄酒生产商是非常精明的。他们似乎可以毫不费力地卖酒。显而易见的是,波尔多人也知道将要来临的是什么。希望他们可以在市场开始转型的时候有足够的先见之明,乘风破浪。